一、“七五”普法规划起草背景和过程
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长期性基础工作,2011-2015年,全市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顺利实施完成,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不断深化,法治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逐步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6年3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4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7月26日,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转发《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7月28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
为做好规划起草工作,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成立了规划起草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七五”普法规划的起草工作。一是深入调研,认真总结。起草小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派出多个调研组,到全市五县(市区)及乡镇、村(社区)、企业进行调研,召开10余次座谈会,征询编制“七五”普法规划的意见、建议。同时,认真总结梳理“六五”普法实施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存在困难和问题,并将好经验、好做法吸纳到“七五”普法规划中。二是充分借鉴,集思广益。在规划起草过程中,起草小组注重借鉴和汲取全省及其他地方的有益经验,倾听基层声音,吸纳部门意见,对“七五”普法规划进行多次修改。6月底,起草小组以书面形式,正式征求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法治宣传教育专项组21个成员单位和5个县(市区)的意见建议。根据意见建议,对规划进行了修改补充。三是组织会审,修订完善。8月17日,起草领导小组召开保山市“七五”普法规划研讨论证座谈会,邀请市直单位、党校教授、法官、检察官、律师等社会各界代表共计40余人对“七五”普法规划进行会审。起草小组根据各方面征集到的合理化建议,对“七五”普法规划再次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提交市委审定的《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送审稿)。
二、“七五”普法规划主要内容与特点
规划从内容框架上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总体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主要目标突出了三个进一步:法治宣传教育机制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广大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进一步提升。工作原则有5条,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坚持学用结合,普治并举;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坚持创新发展,注重实效。
第二部分:主要任务。有8个方面:一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二是突出学习宣传宪法;三是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四是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五是大力宣传法治实践活动;六是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七是大力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八是大力推进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第三部分:重点对象和要求。有5项,即:大力推进国家工作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大力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大力推进农民法治宣传教育、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大力推进边民、少数民族群众、宗教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法治宣传教育。
第四部分:工作措施,即6个“进一步”:一是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教育运行机制;二是进一步健全法治宣传教育主体责任制;三是进一步健全以案释法制度;四是进一步健全公益法治宣传制度;五是进一步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六是进一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创新。
第五部分:工作步骤有3项: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检查验收。
第六部分:工作保障,即四个“加强”:加强组织保障、加强经费保障、加强监督保障、加强工作指导。
我市“七五”普法规划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贯穿了中央、省委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列入普法规划,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列入规划,适应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新形势新要求。将这些内容作为主要任务列入规划,确保了中央、省委精神在我市的贯彻执行。
二是结合了保山实际。规划紧密结合我市市情,围绕服务协调推进全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宣传依法行政、生态文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强调要加强农民法治宣传教育,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扶贫工作内容,探索建立贫困地区法治宣传教育结对帮扶制度。提出要加强对边民、少数民族群众、宗教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的法治宣传教育,符合我市边疆、少数民族、宗教人员多的特点。
三是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规划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的“非公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员”作为重点普法对象,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提出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开展普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